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理论力学 I(张娟)

01教师简介

张娟,教授,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2019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振动”课程负责人,2020年全国首批登陆爱课程国际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负责人。202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7年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最满意教师,2019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三)。主持2020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一项,2020陕西省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项,以及多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年获评西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主要教授课程:本科生“理论力学”(中、英文)、“工程力学”(全英文),研究生“最优化方法与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振动”、“工程随机振动”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振动理论及应用。

02课程简介

《理论力学课程是机械、土木、航空航天等许多工程学的基础,是工科类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理论力学除了介绍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之外,其所包含的力学思维与课程知识本身相互渗透,通过课程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并对学生认识世界,辩证的看待、客观的评价事物的发展,乃至对学生的人生规划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张娟老师基于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理论力学”进行了很多课程改革的探索,同时不断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本科教学,以期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的育人作用。

03课程特色及主要成果

(一)通过我国力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

在理论力学课程中通过对钱学森、周培源、郭永怀、钱伟长等老一辈力学家对力学的学术贡献的介绍,以及他们为新中国建设,为我国国防事业、航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甚至献出生命的丰功伟绩的讲述,以及我校力学家、教育家季文美、胡沛泉、黄玉珊等老先生对我国航空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西工大公诚勇毅、三实一新校训,学习报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力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重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是理论力学课程思政的第一课。


通过力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二)用力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能力

理论力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对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各知识领域的方法。这些课程需要向学生展示这些领域中有哪些知识,他们的研究形式是什么,各自的分析手段有何差异,这些知识是如何被使用的,它们包含了什么样特定的价值观。核心课程中,虽然课程名称各异,但它们都强调特定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门核心课程,理论力学除了教授学生力学基本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力学思维方式。力学思维方式有哪些?理论力学强调抽象化建模能力、通过对实际工程问题的抽象,得到其简化的力学模型,再对力学模型进行抽象、转化得到其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计算和演绎,就可以解决很多工程问题。力学思维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模型的正确与否要经过工程实际的检验,不断修正,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力学问题的分析过程


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就是让学生将这种朴素的哲学观念贯穿于学习和生活中,不盲从,有思辨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结合动力学普遍定理讲述火箭、卫星的发射、航天器的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让学生了解动力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带领学生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从东方红一号到探月工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树立家国情怀。结合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讨论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可行性,通过实际的计算、分析,求证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人云亦云。结合我国虎门大桥振动事件和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振动坍塌事件,引导学生工程责任担当意识、科学精神,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理论力学课件及学生课程报告和海报


(三)将传统课堂、雨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思政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作用不止是传授知识,知识是教不完的,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是教学更重要的目的,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张娟老师改革课程教授方法,将传统的讲授模式与雨课堂、翻转课堂等相结合,让传统的知识的传授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增加研究型、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群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在讨论中互相学习。


翻转课堂、课堂讨论、poster答辩和质询


从翻转课堂我们不断反思,平时的授课是否存在过度教学,我们是不是讲的太多了?大部分传统课堂上老师总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细致的讲述上,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所有易犯的错误都给学生强调。何不反过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错误,然后互相讨论错在那里,再去学习,然后改进。这种学生自发形成的学习内动力驱使学生有目的的去自己学习,这种自发的学习动力显然比被动的学习更具活力,当然也更有效。

(四)让教师的教学态度变为课程思政的源泉

真正的德育教育有时不在于我们教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教。教师本身才是学生身边的教科书。---张娟老师这样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的琴诗中这样写道。琴之所以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要让学生有高尚的情操,有为国读书的使命担当,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老师必须发挥榜样力量,有认真负责的上课态度,熟谙演讲的艺术,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熟练应用各种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才能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互相促进。

张娟老师近年来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将在线开放课程、雨课程、腾讯会议、西工大课程平台、QQ群等综合利用,给学生分组,建立小组学习环境,不断探索实践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从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看出,线上学生也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生需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使得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教学和育人成果。


文稿 | 张娟编辑 | 刘晗 牛军涛审核 | 姚如贵 商存慧 龚思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